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这提示我们,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需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帮助党员干部提高觉悟、加...
2022-08-18 769
来源:野生诗人陈浩(百家号)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来源:野生诗人陈浩(百家号)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汪国真《热爱生命》
诗人汪国真
2015年4月26日凌晨,我正在办公室改稿子改到怀疑人生,无聊刷微博刷到了一条不幸的消息,中国诗歌最后一个辉煌的诗人——汪国真离开了人世。
天妒英才,明星陨落。
23岁的我便开始了惆怅,仿佛再无良师一般。那是我第一次感到孤独。
“建国60周年十名代表人物之一”“中国诗歌最后一个辉煌的诗人”“最熟悉的当代中国诗人”……这些称谓在这位诗人的生前身后被冠于头顶,而在中国诗坛发展到百家争鸣枝繁叶茂的今天,却一直存在很多对他作品的争议。
“心灵鸡汤”“肤浅”“没有流传价值”“诗坛流行歌手”。放眼汪公的后半生,仿佛整个“诗坛”都没人愿意带他玩儿。但我查了一些关于发表这些言论者的资料后,觉得也不过如此——其作品要么少儿不宜,要么晦涩难懂,这不得不使我又觉得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了,什么时候诗歌成了如此小众的文化了?
中国从古至今诞生了无数诗人,从唐宋八大家到近代朦胧诗代表,都有很多好作品流传于世。而汪国真的出现正好处于人们疲于解读朦胧诗的时代,从手抄本到诗集出版,一本《年轻的潮》首印15万册,此后再版再印超过100多万册,可见当时人们对汪国真的诗有多热爱。而放眼当代诗坛,又有多少人能实实在在达到这个水平?当然,现在的媒介媒体更为便捷迅速,网站电子书论坛平台不胜枚举,实体书印刷发行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受到了一定阻碍,但是诸位又有多少好诗句能流传许久?一句“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到底是让人们记住了,我看再这么下去,被扫黄打非没收的非法制品里不久就会赫然出现“诗集”二字。
汪国真诗集《年轻的潮》
当然咱也不能一棍子打死,紧盯着人家那几首烂诗不放,好诗还是有的。但读诗先读人,写诗先做人。没错,诗歌不光可以赞美、传播正能量,也可以抨击、批评。文人之间相互谩骂指责的事儿多了去了,但我看你们中间好些个都是当代孔融吧?小时候知道互相谦让,怎么一夜成名之后你就不是你了呢?
不过我所见汪公倒是挺大度的,你们不带人家玩儿,人家也不一定打算跟你们玩儿呢。
汪国真的诗确有些格言式的味道,但正是这些通俗易懂的诗句为他在当时乃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获得了大量的读者。读起来合辙押韵,又能激发起人们的热情,传递正能量,这不是已经很成功了吗?比起那些屎啊尿啊的、胡乱分行的、毫无韵脚的不是美不胜收了许多?如果这都不叫诗,那什么叫诗?
什么叫诗?
我不知道我的搜索结果诸位看官满意否?诗歌发展到今天,大概也不是这几句就能简单概括的了,时代的发展,需求的发展,可能对诗歌的要求也随之变化起来,这也就迎来了诗坛的一次次革新。
从古体诗到现代诗已经是一次很大的革新,但革新不代表摒弃好的东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固然是对文学艺术进步的推动方式,但咱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上来胡乱改一通,把好东西也给扔了。不是说整几句话胡乱分分行就叫诗了,咱们句子长短不一这不叫毛病,可您得懂什么叫“韵”,实在找不到好词儿,那整篇诗写下来也得有点儿诗意啊?出现了那么多体,什么“屎尿体”、“废话体”,无韵无律无意义。还有很多诗人认为多些生僻字,怪言怪语,会让诗显得很有“深度”。怪不得很多时候会产生一种“诗歌被边缘化”的虚像,其实并不是诗歌被边缘化了,而是很多诗人把自己给边缘化了。
对于如此景象我想问诸位:如果诗歌没有诗意,写诗还有什么意义?
乌青也说过一句类似的话:如果生活没有诗意,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当然,我这句话是在致敬,不能算抄袭。
我很早以前看过乌青的《对白云的赞美》,我甚至因为此诗还专门购买了整本诗集。
乌青《对白云的赞美》
乌青的诗,初读忍俊不禁,让人会产生“这也叫诗?”的疑虑,读后却让人反思良久——这不就是在向那所谓“主流诗歌”发起的嘲笑吗?放眼诗坛,在著名诗人和以降诗人之间仿佛永远隔着一道屏障,屏障内是一群王公贵族互相吹捧不问世事,屏障外是战火纷飞下无处遁逃甚至沿街乞讨的难民。真正逆流而上的诗人正在被铜墙铁壁阻拦甚至强烈的火力压制下奄奄一息,而王公贵族门正在随波逐流争名夺利。
倘若才华得不到承认
与其诅咒 不如坚忍
在坚忍中积蓄力量
默默耕耘
诅咒 无济于事
只能让原来的光芒黯淡
在变得黯淡的光芒中
沦丧的更有 大树的精神
飘来的是云
飘去的也是云
既然今天没人识得星星一颗
那么明日何妨做皓月一轮
——汪国真《倘若才华得不到承认》
最后,共勉一首汪公的诗,希望更多数逆流而上的诗人们,在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
缅怀汪公!
标签:
上一篇:崔燕方:我们的未来|中原作家
相关文章
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这提示我们,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需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帮助党员干部提高觉悟、加...
2022-08-18 769
中华文化有什么样的特点?中华文化的特点如下:中国文化具有独特性。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和传承工具,也是文化最显著的标志。中国文化具有主体性。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中...
2022-08-18 873
“女红”本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元素,随着时代的变迁,“女红”已逐渐没落,几近消逝。这位大姐绣的是禄劝彝族围腰胸前的绣片。经大姐介姐介绍,每个地方的彝绣都是各有特...
2022-08-18 974
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传统文化不应只是书本上的文字,更应该在应用中继承与发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认识到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
2022-08-18 960